环状RNA(circRNA)是一种新兴的RNA疫苗,可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,包括癌症免疫疗法。对于癌症治疗性疫苗,将circRNA递送至淋巴组织如淋巴结(LN)和树突状细胞(DC),对引发抗原特异性T细胞应答至关重要。
脂质纳米颗粒(LNP)已在mRNA疫苗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,并有望成为circRNA疫苗的纳米载体。LNP的脂质组成在决定circRNA-LNP疫苗的免疫递送、蛋白质表达以及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效率中起关键作用。
近日,美国密歇根大学朱贵志团队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: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 of lipid nanoparticle compositions on the delivery and T cell response of circRNA vaccine。团队研究了LNP配方对RNA递送效率、蛋白质表达和circRNA疫苗的T细胞应答的影响,并利用优化的LNP配方将circRNA递送至DC,有效诱导强大的T细胞应答。
首先,研究利用编码萤火虫荧光素酶的mRNA和circRNA(mRNA-fLuc),研究蛋白质表达;并使用团队此前已验证过治疗潜力的两种小circRNA疫苗(编码MHC-I限制性的OVA SIINFEKL肽抗原的circRNA-SIINFEKL,编码HPV-16 E7抗原的circRNA-E7),研究T细胞应答。
推荐阅读:Nature子刊 | 小环状RNA疫苗:更短的序列,更强的疗效
团队在体内和体外研究了六种可电离脂质(SM-102、MC3、ALC-0315、CL 1、cKK-E12和OF-C4-Deg-Lin)、三种辅助脂质(DSPC、DOPE和9A1P9)和六种不同摩尔比的胆固醇和β-谷甾醇的组合对RNA LNP的理化性质、体外DC转染、引流LN中的体内蛋白表达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影响。
可电离脂质选择
在这些可电离脂质中,SM-102对DC转染和使circRNA疫苗引发T细胞应答的效果最好。SM-102 LNP在树突状细胞(DC2.4)中荧光素酶表达效率最高;皮下注射到小鼠后,SM-102 LNP在小鼠引流淋巴结(LN)中蛋白表达量最高,且诱导的抗原特异性CD8+ T细胞比例最高。
在LNP被细胞内化后,可电离脂质的电荷随着内体内pH降低至低于其pKa而增加。这导致阳离子可电离脂质和阴离子内体磷脂之间形成离子对,促进膜融合或破坏和随后的内体逃逸。理论上,具有较高pKa的LNP有更高的质子接受能力,促进有效的内体逃逸。因此,SM-102 LNP较好的效果可能是由于其pKa(6.7)接近内体酸性环境,促进内体逃逸。
磷脂优化
研究发现基于DOPE LNP递送的RNA表达效果优于DSPC和9A1P9,可显著增强淋巴结中抗原表达,可能是由于DOPE的锥形结构促进内体膜融合。
固醇比例调整
掺入DOPE和β-谷甾醇的LNP可以产生有效的蛋白质表达,但β-谷甾醇掺入可能与T细胞应答的降低相关。19%胆固醇和19.5% β-谷甾醇摩尔比的LNP递送的RNA表达量最高。
LNP配方优化
SM-102(50%)、β-谷甾醇(19.5%)、胆固醇(19%)、DOPE(10%)和DMG-PEG 2k(1.5%)的F3 LNP,可将mRNA最有效地递送到DC和小鼠LN中;而SM-102(50%),胆固醇(38.5%)、DOPE(10%)和DMG-PEG 2k(1.5%),可最有效地将circRNA递送至小鼠LN中的DC和巨噬细胞,使circRNA疫苗能够诱导有效的CD8+ T细胞应答。
总结
研究通过系统分析LNP组成成分,进一步提高了circRNA递送效率。研究表明,富含胆固醇的LNP更适合于需要强免疫激活的应用,而将β-谷甾醇掺入LNP中可以减少促炎反应,可以用于开发致耐受性疫苗或非疫苗RNA治疗药物。该研究可为设计LNP作为circRNA治疗剂和疫苗的载体提供思路,有利于提高circRNA疫苗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效。
原文链接:
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abs/pii/S0168365925002342?via%3Dihub
RNA现货产品 赋能创新疗法开发
如上述研究,RNA现货产品被广泛用于RNA递送策略优化、表达/降解研究、阳性对照分析等,为创新疗法开发提供高效的工具。
吉赛RNA现货系列涵盖报告基因、基因编辑、肿瘤抗原、细胞治疗、蛋白替代等多个领域,提供高效、可靠的解决方案。
● 现货储存、快速交付、经济实惠
● 修饰与序列优化、稳定表达、高效翻译
● 严格质控、质量保证、可靠性高
● 种类丰富、应用广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