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各位来到“circRNA研究报道汇总”栏目,本期从pubmed中检索收集最新发布的circRNA文献20篇,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circRNA研究最近有哪些新进展。
- STK11突变肺癌中环状RNA circHIPK3通过MIR124-3p-STAT3-PRKAA /AMPKα信号传导调节自噬
论文标题:Circular RNA circHIPK3 modulates autophagy via MIR124-3p-STAT3-PRKAA/AMPKα signaling in STK11 mutant lung cancer.
杂志:Autophagy. 影响因子:11.059
通讯作者:陈国安(南方科技大学)和 王俊(北京大学人民医院)
CircHIPK3已有多篇文献报道其在肿瘤中的功能,对肿瘤细胞增殖至关重要。该研究主要针对circHIPK3在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中的作用进行研究。研究结果表明,沉默circHIPK3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,迁移,侵袭和诱导的巨自噬/自噬。机理上,研究者发现在STK11突变肺癌细胞系(A549和H838)中敲低circHIPK3后通过MIR124-3p-STAT3-PRKAA/PKa轴诱导自噬。干扰STAT2及转染MIR124-3p模拟物,则可逆转这种自噬的诱导。研究者还证实了circHIPK3和线性HIPK3(linHIPK3)之间对细胞自噬的拮抗调节。因此,作者提出circHIPK3和linHIPK3之间的比率(C:L比率)可以反映癌细胞中的自噬水平。作者观察到特别是在晚期NSCLC患者中,高C:L比(> 0.49)是生存率低的指标。这些结果支持circHIPK3是肺癌亚组中的关键自噬调节因子,并且具有作为预后因子潜在的临床用途。环状RNA HIPK3(circHIPK3)作为癌基因和自噬调节剂发挥作用,可能作为肺癌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。
该文详细解读,请参考本公众号历史文章:Autophagy:circHIPK3参与调控自噬通路
图注:在STK11低表达A549,H838细胞和野生型STK11高表达H1299细胞中,circHIPK3调控细胞自噬作用机制图。
- 环状RNA circ8LC8A1充当miR-130b/miR-494的海绵,通过调节PTEN抑制膀胱癌进展
论文标题:Circular RNA circSLC8A1 acts as a sponge of miR-130b/miR-494 in suppressing bladder cancer progression via regulating PTEN.
杂志:Mol Cancer. 影响因子:10.679
通讯作者:郭宏骞(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)
在该研究中,研究者通过RNA-seq技术,发现起源自SLC8A1基因的circSLC8A1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系中下调,并且circSLC8A1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相关。circSLC8A1的过表达在体外和体内均抑制细胞迁移,侵袭和增殖。机制上,circSLC8A1可直接与miR-130b/miR-494相互作用,随后作为miRNA海绵调节miR-130b/miR-494靶基因PTEN和下游信号通路的表达,从而抑制膀胱癌的进展。CircSLC8A1通过新型circSLC8A1/miR-130b、miR-494/PTEN轴充当肿瘤抑制因子,其可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。
图注:qPCR等实验表明circSLC8A1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中低表达。
- RNA结合蛋白RBM3通过调节环状RNA SCD-circRNA 2的形成来促进肝细胞癌中的细胞增殖
论文标题:The RNA-binding protein RBM3 promotes cell prolifera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regulating circular RNA SCD-circRNA 2 production.
杂志:EBioMedicine. 影响因子:6.68
通讯作者:杨富,刘辉,丁劲(上海第二军医大学)
该研究中,作者对HCC和癌旁组织进行了RNA-seq分析,发现来自硬脂酰-CoA去饱和酶(SCD)基因的3’UTR的circRNA的表达,命名为SCD-circRNA 2。结果发现它在HCC中显著上调,并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。此外,作者观察到SCD-circRNA 2的产生受到RNA结合蛋白3(RBM3)动态调节。RBM3高表达指示HCC患者的无复发存活率短且总体存活率低。此外,通过调节RBM3或SCD-circRNA 2水平,作者发现RBM3以SCD-circRNA 2依赖性方式促进HCC细胞增殖。所有实验结果表明,RBM3对于HCC细胞中SCD-circRNA 2形成是至关重要的,其不仅增加了对癌症相关的circRNA失调的机制见解,而且表明了RBM3是具有治疗潜力和预后价值的癌基因。
注:
硬脂酰辅酶A 去饱和酶(stearoyl-CoA desaturase, SCD) 是合成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限速酶,是调节肝脏脂肪生成和脂类氧化的关键控制点。该酶活性的改变会导致脂质代谢异常,从而引起各类脂肪代谢相关疾病的产生。
图注:RNA-seq测序和结果显示SCD-circRNA2起源自SCD基因3’UTR区,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。
参考文献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