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后计算在IP和Input中的circRNA表达倍数变化。为了评估抗体对circRNA的显著富集程度,采用条件法检测两个泊松率(Poisson rates)之比来比较IP和Input样本中检测到circRNA的概率,并生成p值。
最后,结合circRNA表达的倍数变化和p值,估算IP中circRNA的富集程度。倍数变化≥2且P值<0.05的circRNA被认为是IP富集的circRNA,也就是RIP结合的circRNA。否则,认为是一个非富集的circRNA。综上,作者研发了一个名为circRIP 的工具,可以通过github访问(https://github.com/bioinfolabwhu/circRIP)。

进一步研究这些RBP结合circRNA的基因组分布发现,RBP AQR与大部分来自内含子区的circRNA结合,而非外显子区和基因间区。这显示AQR可能在内含子circRNA的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。此外,此外,另一种RBP SF3B4也与更多内含子circRNA结合,而其他RBP与外显子circRNA结合更多一些。
为了揭示这些circRNA的潜在功能,作者进行了通路分析验证这些RBP结合的circRNA在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富集。例如,AQR-结合的circRNA在有丝分裂细胞周期、蛋白质分解代谢、DNA损伤、mRNA代谢和组蛋白修饰中富集。DROSHA结合的circRNA参与蛋白质分解代谢、细胞内转运和mRNA代谢过程。这些结果表明,circRNA RBP相互作用在细胞系中普遍存在,并可能在病理或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综上两个案例表明:circRIP运用到研究circRNA的RBP功能上,具有灵敏、特异和适用性广泛的优点。

参考文献:
[1] Memczak S, Jens M, Elefsinioti A, et al. Circular RNAs are a large class of animal RNAs with regulatory potency. Nature 2013;495:333–8.
转载请联系邮箱授权:circRNA@163.com